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汉韵红装重现盛世欢颜
“锦绣”舞段的服装和舞者妆容创作参考来源是主创们采风时在博物馆里见到的汉代木俑人像。木俑人像衣着纤细的汉服曲裾裙,款式包裹而限制,这是因为在古时宫廷里有很多礼仪制度,不能跑跳。
因此,舞剧《五星出东方》在服饰创作时充分尊重历史史实,把古时礼仪制度进行解读还原,形成了“锦绣”服装的独到特色。
在服装上,使用大面积红搭配白色做挑色,展现大汉风韵,款式与体现身体曲线的西方美学不同,采用宽袍大袖,刻意拉低服装腰线,以达到一种宽阔的东方美感。
在人物造型和化妆上,以汉时期审美为出发点,头饰设计为汉白玉质感纹样的造型,庄重而典雅,面部是极具汉时期代表性的妆容“长眉红妆”:这个妆容的特点就是大面积运用朱红色铺满眼下及脸颊,喜庆隆重又提气色,非常有氛围感。“锦绣”舞段以深度还原时期的文化审美,展开了一幅多姿多色的民族画卷,秀美汉韵红装,重现盛世欢颜。
古典乐器演绎大国气质
“锦绣”这段舞蹈音乐优美而空灵,同时又带有压倒式的气魄感,有观众直言“鸡皮疙瘩起来了”。据介绍,音乐创作中,呈现这段舞蹈的核心语汇是“仪态”。舞段开始是从织布机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展开,之后古琴悠扬的声音响起,其余乐器慢慢融入,整体逐渐进入到一个恢弘磅礴的状态中。
据了解,这段舞的乐器中用到了古琴、箜篌、琵琶、萧等中国古典乐器,在作曲中都是单独呈现,也给舞蹈展示留下了更多空间并与音乐产生联动,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共情,悠扬乐声中联想到大汉风姿的仪态万千。
“锦绣”之美,美在展现大国气质,美在考究精致的细节,美在民族古典的乐声悠扬。据了解,除了展现大汉气魄的“锦绣”舞,舞剧《五星出东方》中还有曾登陆过《国家宝藏·展演季》和河南卫视《舞千年》等节目、充满西域风情的婀娜“灯舞”等,风格截然不同的舞段在同一部舞剧中集中展示,带来不同的观剧体验。
舞剧《五星出东方》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目前,该剧的50场全国巡演正在进行,后续将在济南、佛山、泉州、深圳等地进行演出。(完)
二十大微评:“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传达出实现完全统一的坚定决心******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向二十大作报告时这句话掷地有声,传达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排除万难、推进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一个时期以来,民进党当局加紧“台独”挑衅,一些外部势力极力操作“以台制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着新的形势,考验着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战胜风险挑战的实力和信心。 台海形势发展已一再显示,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大陆这一方。针对“台独”挑衅,大陆已公布并依法惩戒两批“台独”顽固分子,未来可继续出台法治新举措、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及行径。针对“以台制华”,就佩洛西窜访台湾采取多项反制措施,以外国干涉势力能够听得懂、能够受到惊醒的语言表明态度,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不容外力干涉。 今后,反分裂反干涉的斗争还将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较量下去,直到取得完全的胜利。 习近平强调,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在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非和平方式始终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选择。有一线和平解决的可能,中国共产党将付出百倍努力,使两岸同胞彻底摆脱内战的阴霾,共创共享台海永久和平。(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天下彩票地图 |